奇虎360欢迎与百度腾讯合作
当你聊奇虎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可能连周鸿祎自己都避免不了去触及其江湖恩怨的问题。在奇虎的招股说明书中,也给出了“3Q大战”的风险提示。
当中写到:“作为中国用户最多的两大客户端,我们和腾讯可能时常因争夺用户而产生摩擦。未来类似的事件可能还会发生。”
周鸿祎对此的回应为:上市公司有义务向投资者披露公司潜在的风险。360用户不只属于360,而是属于更多互联网,欢迎所有互联网公司与360合作,包括百度、腾讯。
在我国互联网市场法律法规不甚健全的前提下,这种提示是尤为必要的,更何况对象是奇虎。
3月18日,瑞星宣称个人版杀毒软件永久免费,一周后,瑞星接二连三发布报告,称包括微软、腾讯、金山、网易、搜狗、迅雷在内的186款正常软件都上了奇虎360暗杀黑名单。
这段时间正值奇虎上市前的缄默期,奇虎有口难言。
尽管开不了口,但奇虎也没有坐以待毙,在百度上以“瑞星 奇虎”作为关键词搜索,就会在前几条看到一个标题——驳瑞星《奇虎360利用‘后门’拿走了用户什么》一文的荒谬。这是2010年2月6日360安全论坛上所发布的一篇旧闻 。
记者同样致电奇虎公司,但截至发稿日并未得到回应。
上市前的一波过去,上市后又是一波。
北京时间3月31日,正值奇虎为首日上市大获成功而喝彩,金山网络却幽幽传来报丧的消息,举行了“金山网盾追思活动”。
金山网络称,金山网盾由8000万用户到产品被分解消失,完全是由于360公司恶意不兼容的霸权行为所致。金山网络同时呼吁工信部严惩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显然这对于奇虎来说,都是插曲,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瑞星毕竟是有自己的技术,让他当初就跟着360免费,损失太大,几乎不可能。”洪波对新金融记者说。
“老牌公司还是会一直抱有一种希望,除非这种希望完全破碎了,否则不会去做这么大的改变和牺牲。”洪波说,而360杀毒几乎占据了个人用户市场的半壁江山,面对这种境况,瑞星们的希望正如同洪波说的——破碎了。
这也可以称作奇虎的传奇所在,几乎每一个互联网大鳄,都做过他的江湖仇人。
2005年,马云收购周鸿祎老东家雅虎后,周鸿祎离开和齐向东创立奇虎,此后便频频出招,欲将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雅虎助手(原3721)置于死地,遂与马云结怨,马云怒称:“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所有子公司及业务部门自即日起永远不和周鸿祎投资及有关联的公司发生任何业务往来。”
包括和百度的矛盾,还是在3721的时代。这次冲突类似“3Q大战”,3721与百度将用户桌面作为战场,不仅让自己的客户端插件难以卸载,而且互删对方的客户端。
提及百度,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奇虎上市,最为不安的就是百度。与奇虎相同,百度的核心优势也是用户量所吸引的流量。
周鸿祎自己也称,自己做的是一个免费的商业模式,不仅自己赚不了钱,让同行之间卖杀毒的也赚不了钱,“所以同行认为我是一个‘250’。”他说。
“原来我们是做360给网民做一个保护,有一点儿像网上110的感觉,‘250’免费干‘110’的事,加起来好像就是‘360’。”周鸿祎如是说。
好斗的周鸿祎被洪波形容成巴顿将军,他说:“周鸿祎的胜负心是非常重的。”
当下的周鸿祎是身价几亿美元的纽交所上市公司董事长,公开言谈也颇显包容气度,上市后,周鸿祎在微博不断表达对各方的感谢:“希望很快回北京和大家一起工作。360将会更加开放与更多伙伴合作。”
同时他还特别提到老仇人:“欢迎百度、腾讯与360合作。”
金山网络CEO傅盛也在微博上写道:“我感谢360,也祝福360,事实上,我给360的很多人都发了祝贺短信,包括老周(周鸿祎)和老齐(齐向东),尽管以后也是正面竞争。”
这或许是真正的包容,也或许暗含着较劲,在这个江湖上,只待静观。
奇虎大事记
2005年9月●
雅虎中国前副总裁齐向东创立奇虎
初期定位为搜索技术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帮助各大社区、论坛增加搜索功能
2006年3月●
红杉、鼎晖、IDG和雅虎中国区前总裁
周鸿袆共同投资奇虎2000万美元
周鸿袆出任奇虎董事长兼CEO
将业务发展方向转为杀毒领域
2006年7月●
正式推出360安全卫士
2006年11月●
奇虎完成规模为2500万美元的
第二轮融资
2007年9月●
奇虎宣布360安全卫士用户量已超过瑞星、金山,成为国内用户量最大的安全软件
2008年3月●
360官方网站正式启用360.cn域名
完成从产品向安全平台蜕变
2009年9月●
宣布杀毒软件服务永久免费
2010年1月●
杀毒用户规模突破1亿
2011年3月●
发布了360安全桌面
2011年3月30日●
360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
没有"复制"的商业模式
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奇虎)似乎很投华尔街的脾气,从IPO到上市,一路顺畅。
IPO期间,奇虎共计售出1210万股,指导价区间也从每股10.50-12.50美元上调至13.5-14.5美元。美国当地时间3月30日,奇虎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开盘价便达到27美元,随后股价一路上扬,最终以34美元的价格收盘,上市首日涨幅134%。
这个成绩相当可人,以首日涨幅来计算,奇虎在所有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百度和优酷。以当日市值计算,奇虎360超过新东方、搜狐、盛大,位列所有中国概念股第六位。
美国投资者对远道而来的中国公司总是充满好奇和期待。这些黄皮肤的人极善模仿,他们经常将美国本土原创的商业模式进行中式改良,继而和中国市场良好契合,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
所以,进入华尔街的公司便喜欢给自己冠上一个名号,比如“中国的ebay”“中国的facebook”“中国的Groupon”,这样有利于老外理解。但这条路对奇虎来说,是行不通的。因为奇虎老大周鸿祎对“复制”的路线并不感冒。
周鸿祎的榜样也是互联网界的“创新帝”乔布斯,他说:“他(乔布斯)一生中干了很多事,每一件事都改变了时代。”
创新——便成了周鸿祎在互联网业界的重要标签之一。
奇虎的商业模式就是一个重要的创新,“中国的XXX”的解释方法必然行不通,他需要从零开始颇下一番工夫来向美国人说明。
据奇虎提交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目前奇虎营收主要来自网络收入和第三方防病毒软件销售两大部分。
其中网络收入包括在线广告、网络增值服务和其他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0年,奇虎网络方面的收入为5379万美元,占到全年收入的93.3%,其中单是广告一项就达到3882.6万美元,占总比重67.3%。
奇虎的网络广告主要是360浏览器、网址导航及其他平台上的广告,也包括谷歌等搜索公司提供的流量导入费。据其招股书透露,奇虎360在2009年、2010年的最大客户均为谷歌,谷歌在这两年中分别为其贡献了11.2%、21.1%的总营收。
广告的喜人成绩离不开奇虎的用户量,以360浏览器为例,根据艾瑞2011年1月的统计,360安全浏览器用户已经达到1.72亿。
但以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渠道的,一般来说,不是软件或互联网公司,而是媒体公司。奇虎在这个路线上另辟蹊径,也是其创新所在。
周鸿祎说:“我们不是杀毒软件公司,我们给网民提供的是一个全方位的保护网民上网的服务,我们的广告收入和安全软件毫无关系,既不是弹出广告,也不是传统的互联网旗帜广告,是在浏览器的首页里面给大家推荐一些热门网站。”
此处不得不谈到奇虎一直在提的业务模式——Freemium,即Free(免费)+Premium(增值服务)。
第一步是用免费服务吸引大量用户,增强用户黏度和忠诚度。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吸引用户购买增值服务,并且借用户量来赚取广告和流量。
免费的360杀毒即是奇虎吸引用户的重拳。这一策略让奇虎用户激增,据已提交的SEC文件,截至2011年1月,360拥有3.39亿的活跃用户。
这些用户有许多都转化为360浏览器用户,根据百度统计数据,360安全浏览器2011年3月份的市场份额达19%,仅排在第一名IE浏览器之后。这就为流量变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根基。
为了解释清楚Freemium业务模式,奇虎在路演中时常提到Facebook、Twitter等公司,意在指明其通过免费服务的方式迅速占领市场。但这一动作却被许多人误读为“奇虎称自己为中国的Facebook”。
4月1日,周鸿祎在微博上解释:“我从来没有说过360是中国的Facebook,360就是360,有人要么低估投资人的智商,要么就是成心混淆视听。”
周鸿祎称,自己做的是一个免费的商业模式,不仅自己赚不了钱,让同行之间卖杀毒的也赚不了钱,“所以同行认为我是一个‘250’。”他说。
转型做互联网公司
2010年,奇虎广告收入占到整体收入的最大比例,然而,其收入比例排名第二的网络增值服务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网络增值服务包括奇虎提供由第三方开发的网络游戏,以及向付费用户提供远程技术支持等互联网增值服务。
在奇虎上市路演过程中,周鸿祎向机构投资者重点介绍了360网页游戏联合运营业务,并称这部分收入的增长速度将高于网址导航带来的广告收入。360目前联合运营的网页游戏有20多款,预计到今年年底会增加到100款。
2010年,奇虎在互联网增值服务方面收入1477.4万美元,占全部收入比重的25.7%。周鸿祎称:“公司上市后,将会与合作伙伴推出更多的增值服务,未来公司的广告和增值服务营收将会出现强劲增长。”
这种创新服务模式得到投资者的青睐,但IT资深评论人洪波在肯定了这种盈利模式的同时也提出,这种模式并不能称作真正的Freemium(免费+增值)。
“Freemiun(免费+增值)是针对同一个产品或者服务。比如吃一顿饭是免费的,你要吃更高档的,就要收增值服务费,这是Freemiun。但是你吃饭的时候在餐厅外面停车要付费,这个不属于增值服务。奇虎免费的是杀毒软件,但是靠流量赚钱,所以不是Freemium。”洪波对新金融记者解释。
尽管不能被称为典型的Freemium(免费+增值)模式,但在周鸿祎心里,这种新的模式却有着带领公司转型的巨大作用,他说:“360的投资者恰恰是理解360的免费模式,才会投资360,这是360的核心价值所在。”
周鸿祎要实现的,是要完成奇虎从软件公司到互联网公司的转型。
“所有那些著名的互联网公司,给网民提供的基础服务都是免费的。所以360提供的基础服务,就是安全服务也会坚持免费,”周鸿祎说:“360的安全服务做得越好,用户就会越多,那么在这之上的浏览器用户也就越多,360自然可以在保障用户的利益前提下合理地赚钱。”
这也给其他网络安全公司指出了另外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奇虎早就尝过仅作为一家软件公司的单薄,“3Q大战”时期,尽管许多人支持360,但依然因为对QQ的依赖而无奈卸载了360。
业内人士分析,奇虎在未来,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会适当下降,增值服务会上升,这也契合了奇虎要转型向互联网公司的目标。
“其实周鸿祎一直都在做相似的事情,回忆一下他十几年前做3721时就知道。”洪波说。1998年10月,周鸿祎创建“3721网络实名”,其盈利模式是提供中文网络实名服务,并收取流量导入费,今天,靠流量来收取广告费依然是他的主要盈利方法。
一直以来,奇虎的发展步伐都显得有条不紊,临近上市一个多月的时间,奇虎还四平八稳地推出360团购开放平台。
此次上市后,周鸿祎的状态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是依然“淡定”。他说自己并不关心奇虎的股价,“上市只是刚刚起步,未来5-10年仍要努力工作。”
奇虎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收报34.00美元,市值达39.56亿美元,周鸿祎身价也达到了7.3亿美元。
同时,有业内人士透露,奇虎公司实行全员持股,入职9个月以上的员工一般都能拿到股份,一般员工持股在 4000左右,公司中层会更高。据估算,其1000名员工中将有1/3成为百万富翁,超过3000万元资产以上的超过100人。只是此说法尚未得到奇虎的回应。
关于未来如何利用这些资产,周鸿祎表示会继续当一个创新公司,做创新和微创新的研发,同时可能像Facebook一样做成一个开放式的平台。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