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站开发摘要】作为交互设计之父的新概念科技(上海网站开发)较为人熟知的或许便是这句“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了,在交互设计领域有好多经过了時间的验证的法则定律被认作了标准,那么你都知道都有什么吗?
1. Fitts’ Law / 菲茨定律(费茨法则)
定律信息:从一个起始位置移动到一个较终目标所需要的時间由两个参数来确定,到目标的距离和目标的大小(上图中的 D与 W),用数学公式表达为時间 T = a + b log2(D/W+1)。
它是 1954 年保罗.菲茨*先提出来的,用来预测从任意一点到目标中心位置所需要時间的数学模型,在人机交互(HCI)和设计领域的决定却较为广泛和深远。 新的 Windows 8 中由开始菜单到开始屏幕的转变背后也可以看作是该定律的应用。
菲茨定律的启示:按钮等可点击对象必须要合理的大小尺寸。
屏幕的边和角很适合放置像菜单栏和按钮这样子的元素,由于边角是巨大的目标,它们无限高或无限宽,你不可能用鼠标超过它们。即不论你移动了多远,鼠标较终会停在屏幕的边缘,并定位到按钮或菜单的上面。
出现在顾客正在操作的对象旁边的控制菜单(右键菜单)比下拉菜单或工具栏可以被打开得更快,由于不必须要移动到屏幕的其他位置。
2. Hick’s Law / 席克定律(希克法则)
定律信息:一个人面临的选择(n)越多,所需要要作出确定的時间(T)就越长。用数学公式表达为反应時间 T=a+b log2(n)。在人机交互中界面中选项越多,意味着顾客做出确定的時间越长。例如比起 2 个菜单,每个菜单有 5 项,顾客会更快得从有 10 项的 1 个菜单中做出选择。
席克定律多应用于软件/网站界面的菜单及子菜单的设计中,在移动设备中也比较适用。
3. 神奇数字 7±2 法则
1956 年乔治米勒对短时记忆能力开展了定量研究,他发现人类头脑较好的状态能记忆含有7(±2)项信息块,在记忆了 5-9 项信息后人类的头脑就开始出错。与席克定律类似,神奇数字 7±2 法则也经常被应用在移动应用交互设计上,如应用的选项卡不可能超过 5 个。
4. The Law Of Proximity 接近法则
依据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当对象离得太近的时候,意识会认为它们是相应的。在交互设计中表现为一个提交按钮会紧挨着一个文本框,因此当相互靠近的基本功能块是不相应的话,就表明交互设计可能是有问题的。
5. Tesler’s Law 泰思勒定律(复杂性守恒定律)
该定律认为每一个过程都有其固有的复杂性,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了这样的点过程就不能再简化了,你只能将固有的复杂性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如相对邮箱的设计,收件人地址是不能再简化的,而相对发件人却可以通过客户端的集成来转移它的复杂性。
6. 新乡重夫:防错原则
放错原则认为大部分的意外全是由设计的疏忽,而不是人为操作疏忽。通过改变设计可以把过失降到较0。该原则较初是用于工业管理的,但在交互设计也十分适用。如在硬件设计上的 USB 插槽;而在界面交互设计中也是可以经常看到,如当使用条件没有符合时,经常通过使基本功能失效来表示(一般按钮会变为灰色无法点击),以防止勿按。
7. Occam’s Razor 奥卡姆剃刀原理(简单有效原理)
这样的原理被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如有两个基本功能相等的设计,那么选择较简单的。为了遵守神奇的数字 7 法则本篇就只介绍到这里了,假如你还有兴趣自个去找找其他的定律法则,如与费茨定律接近的 Steering Law转向定律、Gutenberg Diagram古登堡图法则以及雷打不动到哪哪适用的帕累托定律(80/20 原则)、三等分原则等。
新概念科技(上海网站开发)总结:
较后想说的是虽然这些法则定律被好多人认定为标准,好多人也记得网站制作师说过的好多名言,但从具体出发这些法则定了起到的只是参考或启发作为,作为交互设计人员千万不能照本宣科,由于只有亲自做过后才会深有体会。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