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本周早些时候证实,将在未来放弃Internet Explorer(IE)浏览器,拟为Windows 10中全新开发的“Project Spartan”浏览器让路。从先进IE的诞生到如今生命的结束,刚恰好经历了二十年。在这二十年岁月里,IE有过荣耀,有过辉煌,有过挣扎,也有过没落。下边就让咋们一起来回顾一下IE的二十年成长史:
1995年:微软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IE 1)诞生
Internet Explorer 1其实是微软和一家名为Spyglass的小公司之间的授权协议的产物。Spyglass是当时Mosaic网页浏览器(全球较早可显示图片的浏览器之一)背后的开发商。据赞助开发了Mosaic的原型的开发者埃里克·辛科(Eric Sink)表示,微软与Spyglass签署授权协议,主要是为了与当时的巨头网景公司抗衡。
“使用咋们的授权许可对当时的Spyglass来说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但也是一个巨大的失败。由于在咋们试图与咋们的OEM浏览器授权客户部署第二次会议时,咋们被响亮地抽了一个耳光——咋们的客户告知咋们,他们不可能再与咋们签授权协议了,由于微软正在扼杀他们——咋们将浏览器技术授权给了120家公司,但其中那个叫微软的将另外119家全部屠杀。”
1995年:模仿网景浏览器的IE 2诞生
IE 1问世仅几个月,微软便在同年的11月发布了第二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第二版较明显的改变在于复制了当时较热门浏览器——网景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的若干项基本功能及设计。早些年,好多网站只为兼容网景浏览器而开发,以至于该浏览器在1996年的市场份额一度维持在90%左右。微软要想击败网警,*先就要拥抱和兼容后者的标准。于是,IE 2.0引入了收藏栏基本功能,并开始对HTML的一部分标准提供支持。IE 2.0较终在大多数网页渲染上差不多做到了和网景浏览器一致。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IE 2.0也是先进支持Mac OS系统的IE浏览器,不过这发生在Windows版本上市6个月之后。
1996年:IE 3让微软看到了增长
IE 3.0发布于1996年8月,是先进款真正让网景感到威胁的浏览器。为挑战后者,微软反向工程JavaScript脚本语言,并由此推出了一个面向IE浏览器的Jscript for IE;此外,IE浏览器从该版本开始支持ActiveX、插件以及128位加密等新技术。IE 3.0已经有效摒弃了已被使用了两个版本的Spyglass的原始代码——虽然代码不再继续使用,但部分Spyglass的技术被保留了下来,也因此在后来的日子里被告至法庭,微软较终向Spyglass赔付800万美元以和解官司。
1997年:IE 4.0引爆战争 微软迎来大批诉讼
微软在1997年10月正式发布了IE 4.0。IE开发团队为表示庆祝,在网景公司门前的草坪上树起了一座10英尺高的字母“e”雕像——你没看错,微软在网景公司草坪上树雕像。IE 4.0被广泛认为是微软在浏览器市场的转折性产品,是一款真正发起战争的产品——微软将IE 4.0集成至了Windows操作系统中,此举使得网景的份额大幅流失给微软,并较终走向倒闭。此外,在Windows中集成IE浏览器的做法,也为2001年美国政府以《反垄断法》重罚微软埋下了伏笔。
1999年:IE 5.0占领全球市场
先是在1998年6月发布了一个IE 5.0开发者预览版,后又在同年11月发布了一个公众预览版,较终,微软于1999年3月正式发布了随后被集成至Windows 98 SE(1999年9月)中的IE 5.0浏览器。IE 5.0增加了对XMLHttpRequest (XHR)和HTML Application (HTA)的支持。在微软发布IE 6.0之际,IE 5的全球市场份额已经攀升至80%以上,其中非常大原因是微软在Windows中的集成。
2001年:IE 6.0被冠以“史上较差科技产品”的头衔
IE 6与Windows XP和Windows Server 2003一同推出,截至2002年,IE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90%。尽管市占率空前高,但IE 6较臭名昭著的却是其保险隐患问题,而其中的缘由则大多是由于设计自身而使得。2004年,美国计算机保险紧急应变小组(US-CERT)发布了一份《计算机保险漏洞报告》,明确指出IE的设计缺陷加之其被深入集成至Windows系统的做法,使得该浏览器完有效全成为了一个高危的累赘。同时多个保险专家也开始呼吁顾客放弃使用IE浏览器。2006年,《PC World》杂志评选出“史上较糟糕的科技产品”,其中IE 6.0名列第八位。“或许是这样的星球上较不保险的软件产品”——这是杂志报道对IE 6.0的评价。作为反垄断案的判决结果,IE 6.0也是较后一个被命名为“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的IE浏览器。
2006年:IE 7.0终于在千呼万唤中亮相
此时距离IE 6.0的发布已经过去5年多。“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的字样被“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取代。IE 7是Windows Vista的默认浏览器,同时也提供Windows XP版本。IE 7支持256位加密(仅限于Vista顾客)和Windows RSS平台。微软宣称,由于ActiveX控件被设计拥有自个独立的进程(不再占用Windows Explorer系统进程),因此IE 7的保险性有了大幅提高。可能是由于等得太久,IE 7在市场份额上始终不能追赶上IE 6,期间也为如Mozilla Firefox(火狐)浏览器创造了机会。
2009年:IE 8.0进一步改善 但还不足够
IE 8被广泛认为相比前两个版本的IE浏览器存在较大改进。然而,IE 8来得太晚,微软在浏览器市场的份额已开始流失,其中较大的两个竞争对手分别是Mozilla Firefox和谷歌Chrome。IE 8提供了新的开发者工具及一部分如加速器、推荐网站、性能稳定性改善等的新特性。不过较终,IE 8没能胜利赞助微软重新夺回丧失的市场份额。
2011年:IE 9成微软较后的努力
针对IE 9,微软改变了顾客界面设计,并将重心转移至HTML 5、CSS3、XHTML以及其他基本功能改善方面。IE 9为独立产品,并没有随任何操作系统一同发布。此外,为挽回市场份额,微软乃至不惜重金在电视、Tumblr等社交网站上投入了一系列广告。现在大多数评论认为,IE 9从技术上到达了与Firefox和Chrome不相上下的水平,只是其市场份额却始终未能如微软所愿实现大幅增长。
2012年:IE 10为Windows 8专属浏览器
IE 10只存在于Windows 8系统中,同时鉴于后者的特别定位,IE 10呈现两种版本:Metro风格(现微软称为通用应用)和传统桌面风格。前者在设计上强调触屏操作友好,但不支持插件基本功能;后者支持插件基本功能,外观与上一版本无太大差别。IE 10内置了Adobe Flash Player,不过考虑到Flash对电池续航的折损,其部分基本功能在Metro版本中被屏蔽。有关IE 10的评价现在大多与Windows 8捆绑在一起,因此这里不单独强调。
2013年:IE 11,较后的版本
IE 11随Windows 8.1一同发布,将会成为微软IE系列的较终版本。IE 11在性能表现不差,至少在CrAIG Buckler一项测试中其性能到达了Chrome和Firefox的水平。IE 11在面对新网络标准的兼容性上略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
Project Spartan能提供什么?
Project Spartan还只是微软针对Windows 10新浏览器的开发代号,至于产品的较终商标名,现在暂无定论。依据微软1月份Windows 10发布会议透露的信息,新浏览将包含如下特性:集成Cortana语音助手、可在浏览器内注释网页并与他人共享、读取网页信息的工具等等。此外,新浏览器使用了全新开发的渲染引擎,并被设计为跨平台支持从智能手机到桌面电脑的一切设备。
以上信息由新概念科技(上海网站制作,上海网站制作)为您提供,越来越多精彩信息:http://www.jianzhan0.com/
热点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