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News
为啥软件定制项目难做?软件外包公司该怎样发展?
发布时间:2022-10-09 00:00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建站智库

软件定制开发项目有两种计价模式:第一种是依照工作信息来计价,比如这样的基本功能需求做一下花20万。第二种是依照工作人天来计价,比如我给你派了5个人,干了30个工作日,每人天3000元,一共45万。

在国内,第二种模式往往把自个叫做软件外包公司,便是把研发人员当成原材料直接卖给客户的意思,具体上软件外包公司控制的好的话,还是赚钱的。不过第一种模式,依照工作信息来计价,很可能是一种死亡模式。

软件定制开发难做,原因一:需求不明确客户给到需求的时候,往往不明确,在产品做出来以前,客户也不知道这样的产品会是什么样。故此经常会出现,东西做出来了,客户说不是他想要的东西。假如达不到客户的预期,客户也不可能付钱。不过以前供应商的工作量已经支出了。假如客户需求的提出者和使用者不是一拨人的情况下,这种情况特别明显。

软件定制开发难做,原因二:一个需求看上去简单,具体上背后的东西很复杂有的公司,让某供应商给他定制一个系统,定制完了看上去似乎需求解决了,但具体上还有包含:角色权限控制问题,浏览器兼容问题,未来扩展灵活性问题,顾客体验问题,数据保险性问题,运行效率问题。。无止尽的问题在后面等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一套软件系统,从『能用』到『可用』假如差3条街的话,那么从『可用』到『好用』还差着30条街。客户往往持续的会和供应商提多种『好用』的需求,这样子项目成本会直线上升。

软件定制开发难做,原因三:付款方法和资金成本问题好多客户做定制项目,都只是预付30%~50%的钱,项目上线以后还需要预留10%~20%的尾款。由于一个定制项目,假如毛利也就20%~30%,故此这里有两个严重的问题:1、假如客户由于前面的争议,使得项目尾款不付,那么这样的项目就亏损了。2、假如客户推迟验收時间,那么具体上供应商支付的人力成本(假设占项目总金额的80%,减去客户预付的30%,还剩50%)是由供应商垫付的。公司的资金成本普遍在15%年化以上,故此假如客户项目工期3个月,验收付款拖延了9个月,那么供应商具体上损失资金成本50%*15%=7.5%。这样子项目就又亏损了

软件定制开发难做,原因四:公司空闲人力成安分配的问题一个定制项目,消耗供应商开发成本,不过假如项目做完了,那么这部分人力无处可用,那么产生的闲置,又会增加公司成本。故此,做公司定制项目,往往很难挣钱。这样的也是现在业内不争的事实。熟悉的一部分同行们,假如定制项目,毛利不超过50%,是不可能去做的。

那么,现实中,软件定制项目还是要做的,如何更好的去做呢?以下是一部分资深同行们的观点:

同行观点一:软件定制化要确保利润率,重点要素之一就在于需求管理能力。对项目(客户)需求的把控,不仅仅是商务层面的理解,应越来越多从工作层面,技术层面去引导客户,主动给客户提供可行解决方案和有效建议。聚焦行业,深入某一特定行业的某一具体工作,深入理解客户的工作流程和应用场景,同时具备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对工作发展趋势有准确判断,做到比客户更懂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对需求的掌控力度。懂技术更懂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才有和客户对等谈判的权力,一个TO B导向的IT公司,在某一特定行业的特定领域,做精做细,那么也一定未来可期。

同行观点二:什么需求管理、引导客户,全是次要的。第一重要的问题,绝逼是筛选客户,别跟傻逼、满嘴跑火车、抠门、没啥信用规则的人做生意!

同行观点三:打包模式必死,人天模式可活。

同行观点四:软件项目不好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软件公司?既然软件定制项目如此不好把控,为何不把软件基本功能事先设计好提供标准作业规范?通过软件配置实现客户需求,此时若有二次开发需求,再与客户谈具体细节,盈利的关键在于产品的设计及其思维,更考验供应商的交付能力。

同行观点五:人天形式也越来约不赚钱 市场竞争比较大,甲方招标合同价压的很低,另外项目人员流动性较大,相对专业性很强的项目,需求人员的流动往往限制了项目的开展。未来还是产品的时代,通用产品+个性化需求是一个生存的方法(比如咋们的产品JShaman和ShareWAF便是标准化产品+可定制化)。取决于能否能更好的生存下去的是那30条街的差距。开发人员好找,懂行业的产品经理和需求人员很难找。

同行观点六:有意思的话题。最先要明确是做项目,而不是标准打磨产品。那就要当一个工程项目来考虑,包含需求和设计交底以及过程成本,虽然实操多种条件不具备。另外也不能光靠软件赚钱,要考虑整体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同行观点七:定制也好赚钱。从需求端BA介入,原型反复确认,评估后合理价格,实施交付PMO严格控制,CR精确到天。。。只有成熟的软件公司能做到,事实上国内大部分软件公司没法做到,且能交付实现好的营利。由于需求就不扎实,后面每个环节都超人天,OBU反而最赚钱,ODC能赚,双方都不满意,传统项目方法六四开算好的了,四成指超人天比例。一句话,管理机制确定外包能否赚钱,国内好的外包公司太少了。

同行观点八:做一个考虑到各个方面,既要比客户还需要懂客户,又要比开发还需要懂技术,还需要比工程还需要懂保险,角色权限控制问题,浏览器兼容问题,未来扩展灵活性问题,顾客体验问题,数据保险性问题,运行效率问题。。。。。。做一个需求真难。

最后:

软件定制开发这样的必须要,是存在,且会长期存在下去的。由于有需求,故此,软件外包公司,当然也会存在。至于理想中希望的的行业规范起来、标准化起来,这一点很遥远,乃至可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做为软件外包公司如何生存发展,从天时地处人和角度讲:

天时:顺应时代发展,市场必须要而动,即顺势而为,此为天时。

地利:由于公司所处的环境不同,一级大城市的需求,和二三线中小城市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公司应当依据自个所处的地,去求地利。

人和:打造、拥有自个的关键团队,优秀的产品经理、硬核的开发人员,神通广大的销售。。。此为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最重要。

剩下的,便是老板带头打拼了。祝,软件外包公司们,好运!这还是个不错的行业。

本文章由新概念互动原创,如没特殊注明,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jianzhan0.com/zhiku/76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