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News
聊聊今年六个全新的扁平化设计风格
发布时间:2022-09-27 00:00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经验杂谈

编者按:从今年开始,扁平化的设计美学正在发生润物无声的细微改变,微阴影、幽灵按钮、双颜色设计、0调渐变等等,今天新概念科技(上海网站开发)带你认识这6个前所未有的设计趋势,欢迎来到扁平化2.0时代。


时至今日,扁平化已不再是流行一时的设计风潮,而是一种美学风格。扁平化大胆的用色,简洁明快的界面风格一度让大伙耳目一新,当它对元素成效抛弃的如此有效之际,它又将成效捡起来,改装成另一番模样,使得扁平化进化为扁平化2.0。

扁平化设计特质

相对扁平化的定义,依然没有一个固定范式,但概括起来有下边四个特征:

1)没有多余的成效,例如投影、凹凸或渐变等

2)使用简洁风格的元素和图标

3)大胆多样且明亮的配色风格

4)尽量减少装饰的极简设计

扁平化所追随的细节依然不变,然而这些“规范”开始松懈了。伴随着扁平化进化到2.0时代,咋们再来讲看2016年,有什么是扁平化设计以前从未有的。

扁平化2.0的全新细节

为了防止纯粹的扁平化设计,一部分细微的成效逐渐被运用其中。扁平化历来被人所诟病的方面即交互不够明显,按钮很难找到等。现在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增加一部分小小的成效而得以解决。但这些成效的运用也是契合扁平化的简洁美学的。

一、微阴影

微阴影,便是极其微弱的投影,这是一种差不多不被人所立刻察觉的投影,它可以增加元素的深度,使其从背景中脱颖而出,引起顾客的注意。但在使用这一成效时候必须要注意,要让它保持柔和感和隐蔽性。

利用元素的形状,使其从背景中独立出来。即使元素与背景有着一样的颜色,依然可以通过微阴影加以区分,而视觉上还能保持颜色一致的简洁性。

有人这时会提到长阴影,但长阴影通常运用的地方只是在LOGO、图标等元素的内部,它是扁平化的一种设计风格的延伸。

二、幽灵按钮

这不是指一个幽灵形状的按钮。恰恰相反,这类按钮的形状特别简单,仅仅是一个矩形或一个圆角矩形的边框,内部为透明。看上去若有若无,类似于幽灵的出没方法。

也许你已经在好多扁平化设计风格中见过它们了。它们通常会设计得比一般的按钮略大,浮动于大图背景、视频的上方。你可以在饱览整张图片或整个视频的同时也能看到它的存在,为了让它获得聚焦,通常它位于比较显眼的位置,例如屏幕的中间。

幽灵按钮的颜色通常为黑或白,这是由于它必须要和周围环境所协调。假如可以,试试别的色彩也未尝不可。例如无色的黑白图片搭配有色的幽灵按钮。同时,也必须要注意,与幽灵按钮搭配的也多半是无衬线的字体,中文也是细黑等类似的字体。这样子就让按钮和其字体都在外观上取得一致性。

三、0调渐变

谈到防止极端的扁平主义,渐变的运用就有回暖之势。而新的渐变不同以往,它往往是以更为0调的姿态出现的,比如只用于背景色或氛围色,不再喧兵夺主,并且只在两种颜色之间渐变过渡。下边是双色渐变的实例。

可以看出这一案例中,网页已经让渐变成为了一种设计元素。霸占整个屏幕的图片充满震撼,而让其也参与到过度的渐变中,让图片散发出霓虹灯一样的成效,搭配幽灵按钮,这差不多是信手拈来的绝佳创意。

四、圆形

毫无疑问,扁平化设计便是Google的Material Design的前身,这在Material Design的设计风格中可以看出扁平化的影子,但后者不但继承其简洁的特点,还进一步在顾客体验上得以发挥。

较明显的是,除了模拟现实环境里纸质重叠的微投影,那恐怕就要数圆的运用了。扁平化中圆形的元素越来越多,可以说圆形在移动端的特点是特别明显的。由于圆形很好的模拟了手指印,因此一个圆的存在看似便是一个可触的地方。这相对唤起顾客的操作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由于圆形自身的特别性,使它极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因此将重要的元素设计为圆形也是心机满满。例如下边这家餐厅的网页设计,圆形自身具有一种亲和感,特别契合餐厅这类温馨休闲的品牌氛围。

五、双色搭配

早期的扁平化配色是特别鲜艳大胆的,它可以在高饱和度中挑选六到七种颜色开展搭配。如今,扁平化设计的配色选择虽然仍然朝明亮大胆的方向走,但只局限于有限的颜色选择,双颜色配色是现在逐渐流行起来的另一种配色方向。

大伙都知道通过配图来强调配色。较初的扁平化的设计,只有十分有限的素材资源,因此色彩的选择相对也有限。近来,扁平化项目包含了大批的影像。由于这一转变,就能从众多明亮或鲜艳的色系中开展选择配色。

六、动态要素

越来越多的视频和动画有效的运用,使得扁平化更加生动活泼。然而这些让网页看起来更生动的手段,无一独立于整体页面的风格而独立存在。它们依然是简洁的,契合网站整体的审美方向的。

与其把新趋势看作是一种方向,不如将其视为过程。扁平化的未来还必须要在此基础上一直发展新的创意。


本文章由新概念互动原创,如没特殊注明,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jianzhan0.com/jingyand/73647.html